
全国统一热线:021-68141368
直线1:021-68141368
直线2:021-58227185
直线3:021-58227199
传 真:021-58227199
手 机:13601940618
Q Q:652402318
邮箱:weize108@163.com
网址:www.liudongcesuo.com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南奉公路1908号
1 起点
拥挤不堪存隐患
北京马拉松迎来第35周年,今年的重要改变就是成为全马赛事。北京马拉松日前发布的《竞赛规程》显示,竞赛项目仅设置42.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,比赛规模保持30000人不变。
而出发时间也从8时提前到7时30分,记者6时40分抵达出发区域,此时天安门广场南侧的前门大街上已拥挤不堪,不少交警在指挥交通。
进入出发集合区前需过安检,记者所在的B安检区域有80个安检口,但仍排起长队,广场西侧安检口有20个,进场队伍更长。
进入出发区域后,记者发现B、C、D、E这些离出发点近的号段选手较麻烦,记者排队等候时,身边不断有这些号段的选手高喊“让一让”,而“别挤,别挤”的叫声也不断传出,存在一定安全隐患。
【回应】 北马组委会相关负责人:并不是不想做得更好,而是受限于场地。安检区域开放时间是早上5点半,但很多参赛选手抵达时间集中在7点左右,加上人数众多,安检确实需要时间。场地内有许多志愿者举牌引导,也有广播进行提示。这么大型的赛事确实考验组织者,我们将进行总结,做得更精细一些。
2 赛道
乱丢饮料瓶绊脚
7时45分,记者从所处的区域出发,5公里处遇到第一个补给点,补给的跑者较少,因此路面也相对干净。到了西三环上的10公里处补给点,路面就留有不少垃圾,空杯子、饮料瓶到处都是,有些还被扔到路中间。
后面的情况更加严重,被丢弃的降温海绵占据一半路面,有些跑者丢弃的饮料瓶,甚至绊倒了后面的跑者。
【回应】 北马组委会相关负责人:我们并不会指责跑者,这是个正常现象,马拉松里,只重视清理不重视扔。虽然也设置了垃圾桶,但大家都非常辛苦,因此随手一扔也是可以理解的,组委会安排了很多志愿者和环卫工人,选手跑过去后,会立即进行清理。我们不该对正在比赛的某一区域的照片做文章。为尽快恢复交通,选手跑完,他们就基本清理干净了,在交通恢复同时,路面也都恢复原样了。
3 补给点
关键补给点缺补给
本次北马每5公里设一个饮水站,20公里后每5公里还有食品补给站。记者本次北马的完赛时间比较靠后,在后半程补给站,记者未看见水和香蕉,只能和众多选手捡前面选手丢弃的饮料瓶里的水喝,虽不卫生,但确实没办法。
尤其到了35公里的“撞墙”时刻,补给点补给全无。记者碰到一选手和志愿者发生争执:“这么关键的点怎么会没有水呢?哪里有这样保障的。”而志愿者除了道歉只能建议他往前再跑跑。
【回应】 北马组委会相关负责人:前后的补给站都没问题,也不知道为何35公里出了问题,我们正在调查这个事,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。这个非常关键的点最后时刻没有了补给给后面选手造成影响,确实不应该。
4 沿途
流动厕所少排大队
每年的北马,如厕问题被“吐槽”最多,尤其2013年“尿红墙”被媒体关注后,引起大范围讨论。
今年北马设置了20个如厕点,但面对3万人大军,显然不够。在起点,记者排队上厕所就用了5分钟。在2公里处,就碰到10余个人排队上厕所,越往后跑,排的队伍越长。
到了蓝靛厂南路,部分选手无法忍受,直接站在路边绿化带里以及京密引水渠边上“解决”,不少人高呼“终于有个人少的地方了”。
【回应】 北马组委会相关负责人:如厕问题确实是马拉松比赛面临的大问题,世界其他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也同样。去年5公里内增设2个厕所,今年又增1个,明年将继续在硬件设施和人力保障方面加大投入,继续增加流动厕所。
5 终点
疏散不畅添拥堵
完赛后,记者跟随队伍排队领取完赛毛巾和奖牌后进入休息区域。当时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,但并无志愿者前来引导帮助。不少完赛选手直接席地而坐,给本就不宽的终点区域增加了拥堵。
出了休息区域,一眼看见排队等候进地铁站的队伍排了几十米,有些人称是外地来参赛的,要赶火车回去,往前挤时还和前方排队者起了争执。
【回应】 北马组委会相关负责人:终点区域实际上非常宽敞,但当天还有一个重大活动,协调未果,最后只能共用场地,这就导致最后的区域有些狭小,而赞助商在终点的活动也非常多,加上全程完赛的选手多,导致这一问题。我们明年再做时一定避开这种问题。